最后的流放地

以《知觉现象学》、《眼与心》、《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等重要著作构建自己理论体系的梅洛庞蒂,是法国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视觉哲学在他的著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拉康对他最为认同之处,就在于梅洛庞蒂在不同于笛卡尔式的二元论之外创建了第三种存在。对哲学传统中对立的概念与观点,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心理学与生理学、主体与对象、心灵与肉体、自在与自我等等梅洛庞蒂都提出了批判。他提出了第三种存在来统一对立的双方,在这其中,以下四个概念是具有创造性的:身体一主体,知觉一世界,相互主体性(主体间性,自在一自为。前三者可以分别解释人与自身、人与世界、人与他人的关系,最后一个概念则可以说是他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是他沿袭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但又批判否定萨特自在与自为对立的片面性的理论创新。

梅洛庞蒂认为人的存在是身体一主体,具有时间性,因为它传承过去、亲历现在、勾画未来,身体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这时间三维的交汇点。身体也具有空间性,因为各部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相互包含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并形成“身体”意向,使我们对肢体的认知获得一种前反思的意识模式一种处境空间性。然后,身体还是一个本身固有的综合,他是各种感觉能力的相互补充,也与世界形成有机的整体。身体一主体是笛卡尔的心灵与肉体和传统的主体客体二元论的颠覆,它与世界意向性地发生联系,在知觉现象学视域的考察中,身体一主体既是知觉的主体,也是知觉的对象,他既是“我看到我自己在看”中“看”的主语,也是“看”这个动作的宾语。“身体一主体与世界之间也是主宾互换的可逆关系。梅洛庞蒂将存在比做肉身,人和世界同存其中,人与世界的目光交错,就如同正在写生的画家,他看着森林,他也能感觉到森林正在静静地看着他,‘看者与可见的互相转换,我们再也无法知道什么是在看,是什么被看’”

这种视觉哲学无疑启发了拉康对传统以来强有力的“我思故我在”的观看方式的质疑。因为梅洛庞蒂用肉体的神秘之处告诉我们:“我的身体同时是能看的和可见的。身体注视一切事物,它也能够注视自己,并因此在它所看到的东西当中认出它的能看能力的‘另一面’”。

意向性的联系也是梅洛庞蒂所强调的,这也是所有现象学理论的共识。梅洛庞蒂曾经说过,在人们的眼中,岩石洞穴上的动物形象(如西班牙的拉斯科洞穴上里的图像,并不是作为石灰岩的裂缝和隆起而在那里的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如果没有一种意向性,这些线条和切割线便无法进入我们的眼睛。因此,这也就是说,人类的注视,并不是一种置身事外的保持距离的关照,而是通过看的方式,使身体置于对象目标之中,在感受对象的知觉动作中,观察所见之物。在一种不断被施加的意向性中,人们和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评论
热度(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L’aube de demain | Powered by LOFTER